很有名的探险家 很有名的探险家古代英语翻译
1.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探险家有哪些?
2.我要十个现实冒险家的名字和他们的事例
阿蒙森、斯科特、哥伦 布、尧茂书、余纯顺、张骞、郑和、徐霞客等探险家的故事。
阿蒙森的南极探险
1911年10月9日,挪威人路尔德·阿蒙森一行5人分乘4架学撬向南极点进发,每架雪橇用13只特别耐寒的爱斯基摩狗拉着。他们在南极冰原行进时,保持30多千米每天的速度,以旺盛的精力战胜了高山、深谷、冰裂缝等艰难险阻,于1911年12月4日终于完成了向南极点的最后冲击,成为世界上最先到达南极点的人。
斯科特的南极探险
1911年11月2日,英国人斯科特率领的探险队,从南极洲的麦克默多海湾向内陆进发。斯科特一行用摩托雪橇、西伯利亚矮种马和狗作为行军的动力。但摩托雪撬不久就坏掉了,西伯利亚矮种马难以适应南极严酷的环境,狗也冻得受不了。斯科特等人不得不自己拖着159千克重的雪橇在凹凸不平的冰原上奋力前进。在经过疲惫不堪的昌途跋涉后,斯科特等5人终于在1912年1月17日到达了梦寐以求的南极点。在返回的路上,由于极度的疲劳和难忍的寒冷,尤其是遇上了南极可怕的暴风雪,他们相继悲惨地去。斯科特后留下了重达16千克的地质标本和探险家的日记、照片等物品。
漂流长江第一人——尧茂书
在长江源头起伏险峻的通天河峡谷中,千万年来的寂静被一阵激越昂扬的四川号子打破了。从长江上游冲下一只红色橡皮船,船的两舷闪着五个金灿灿的大字——“龙的传人号”。一个身穿红色救生服的青年,手操双桨,严峻的目光注视着前面的激流,镇定自若地驾驽着橡皮船,在奔腾咆哮的江水中左突右奔,飞流直下。两岸峡谷的回声,呼应着高昂、苍劲的号子,让人觉得这不是一叶轻舟在孤行,而像是千舟竞发……
波激浪涌,历经沧桑的万里长江,在中华大地上奔流着四千万年了,它同古老的黄河一样,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哺乳着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勇敢的子孙。人们感谢长江,人们敬畏长江,人们歌颂长江……然而,千百年来,从未有人敢斗胆直下漂过长江。长江是龙,是猛兽,它时疾时徐,洋洋洒洒6380千米;恶浪惊天,飞奔突泄,壮哉!危哉!难怪有人谈江色变。但是中华民族从来不乏降龙伏虎的英雄,且看江中那位青年,桨破飞浪,舟碾激流,竞从长江源头漂流下来了。
此乃何许人也,敢冒此天险?敢破万古纪录?
他的名字叫尧茂书。
尧茂书出生在四川省乐山市。茂书生长在长江边,自幼喜欢在激流中追波逐浪,对长江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年龄在增长,阅历在加深,他对长江的认识步步深化。他感到人们对长江了解的太少,他总想为长江做点什么……
1979年尧茂书在美国地理杂志上,看到关于日本著名探险家植树直己只身探险北极和漂流亚马孙河的报道后,对这位探险家的那种冒险开拓的勇敢精神钦佩不已。就在这时,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漂流长江,探索长江!
尧茂书漂流长江的决心下定了。他马上投入到漂流的准备工作中:掌握有关长江各段的地质、水文、气候、风土人情的资料。他决定于1985年8月中旬到达长江源头,开始万里长江的 漂流探险。1985年6月12日10时,尧茂书穿过布满沼泽的草甸,越过雪峰山岗,在万里无人的高寒区进行五日五夜,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万里长江的源头。6月20日下午4点多钟,茂书将两边写着“龙的传人号”五个大字的橡皮船推下了水。第二天上午他们到达一个名叫桑地的峡谷。经过三天两夜的漂流,行程375千米,他们在23日中午到达了长江源头地区的第一个小村镇——沱沱河沿,完成了漂流计划的第一阶段。7月2日,尧茂书再次下水,独自一个向长江通天河段进行。7月6日,他在途中休息后,又划船前进。下午,继续漂流,他又设法闯过了烟障挂峡谷。7月7日晚,他宿在江中的一个小洲上。7月10日,他漂到七渡口。渡口以下便是通天河的下游了。江岸山峰并拢,江中峡谷险滩甚多,水势更大。茂书的漂流更加危险和艰难了。7月16日下午4时,茂书终于闯过了通天河,胜利完成了长江上段人迹罕至、气候极为恶劣的1187千米的航程,到达了青海省玉树州的直门达。7月23日上午10点47分,尧茂书告别了直门达,驶入了波涛汹涌的金沙江。这一天,尧茂书闯过了十几个激流峡谷险滩,晚上8时收船上岸,宿在一山崖上。临睡前,他写下最后一天的漂流日记。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7月24日,我们的漂流勇士尧茂书,在漂流金沙江上游的通珈峡时,因水流太急而翻船身亡。
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第一位乘龙的英雄,中华民族又一位忠诚勇敢的儿子,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龙”的骄傲,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
尧茂书离开我们去了,他在万里长江中找到了他的归宿。他就像万里长江冰川源头上最初融化的一滴春水,汇进千流百川,变为滚滚波涛,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不可阻挡之势,冲向大海,冲向世界……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探险家有哪些?
马可波罗是一位威尼斯探险家,因著《马可波罗游记》而闻名,这本书描述了他到亚洲的航行和经历。波罗和他的家人四处旅行,从1271年到1295年从欧洲旅行到亚洲,在中国呆了17年。随着时间的推移,马球的地位不断上升,担任了一个中国城市的总督。后来,忽必烈汗任命他为枢密院的官员。他曾经是兖州的税务稽查员。
大约1292年,他离开了中国,作为陪嫁去了一个被派往波斯的蒙古公主。在他后的几个世纪里,马球得到了他生前没有得到的认可。他声称看到的很多东西都得到了研究人员、学者和其他探险家的证实。即使他的故事来自沿途遇到的其他旅行者,波罗的故事也激励了无数其他的冒险家出发去看世界。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一位意大利探险家和航海家。哥伦布第一次出海是在十几岁的时候,参加了几次在地中海和爱琴海的贸易航行。在一次这样的航行中,他来到了如今希腊的希奥斯岛,这是他最接近亚洲的一次航行。
1492年,他乘坐圣玛丽亚号从西班牙出发,与平塔号和妮娜号一起横渡大西洋,希望找到一条通往印度的新航线。
在1492年到1504年之间,他总共四次航行到加勒比海和南美洲,他被认为是欧洲殖民美洲的开放者,也被指责为开放者。1506年5月20日,哥伦布可能于严重的关节炎,当时他仍然相信自己发现了一条去亚洲的更短的路线。
美洲是以佛罗伦萨的航海家和探险家亚美利哥·维斯普奇的名字命名的,他在 探索 新大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497年5月10日,韦斯普奇率领一支西班牙舰队从加的斯出发,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航行。1499年5月,韦斯普奇作为一名航海家,在阿朗佐·德·奥赫达的指挥下,带着西班牙国旗出发,开始了他的下一次远征。他们跨越了赤道,到达了现在圭亚那的海岸,据信韦斯普奇就是在那里离开了奥赫达,继续 探索 巴西海岸的。在这次旅行中,据说韦斯普奇发现了亚马逊河和圣奥古斯丁角。
在他的第三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航行中,他发现了现在的里约热内卢和拉普拉塔。相信自己发现了一块新大陆,他把南美称为“新大陆”。1507年,美国以他的名字命名。1512年2月22日,他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于疟疾。
约翰·卡伯特(John Cabot)是一位威尼斯探险家和航海家,因1497年航行到北美而闻名。在那里,他误把加拿大当成了亚洲,让英国宣称对加拿大的土地拥有主权。卡伯特着陆的确切位置一直存在争议。一些 历史 学家认为,卡伯特是在布雷顿角岛或新斯科舍大陆登陆的。还有人认为它可能在纽芬兰、拉布拉多甚至缅因登陆。
在1498年5月起航返回北美后,他消失了,卡伯特最后的日子仍然是个谜。人们认为卡伯特于1499年或1500年,但他的命运仍然是个谜。1498年2月,卡伯特获准再次航行到北美;那年5月,他带着5条船和300名船员,从英格兰的布里斯托尔出发。在途中,一艘船发生故障,驶往爱尔兰,而其他四艘船继续航行。从这一点上讲,关于这次航行和卡伯特的命运只有推测。
在为西班牙服务期间,葡萄牙探险家费迪南德·麦哲伦领导了第一次欧洲发现之旅,完成了环球航行。麦哲伦学过制图和航海。1505年,25岁左右的麦哲伦加入了一支葡萄牙舰队,前往东非。到1509年,他参加了迪奥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葡萄牙人在阿拉伯海摧毁了埃及船只。两年后,他 探索 了马六甲,位于今天的马来西亚,并参与征服马六甲的港口。
1519年,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尔斯五世的支持下,麦哲伦开始寻找一条更好的路线去香料岛。1521年3月,麦哲伦的船队到达菲律宾边缘的Homonhom岛,出发的270人中只有不到150人。麦哲伦与岛上的国王拉贾·胡马邦(Rajah Humabon)进行了贸易,并很快建立了联系。西班牙船员很快卷入了一场胡马邦和另一个敌对***的战争,麦哲伦在1521年4月27日的战斗中被杀。
埃尔南·科尔特斯(Hernan Cortes)是一名西班牙征服者,他 探索 了中美洲,推翻了蒙特祖玛(Montezuma)和他庞大的阿兹特克帝国(Aztec empire),赢得了墨西哥,成为西班牙的君主。他第一次扬帆去新大陆是在19岁。科尔特斯后来加入了远征古巴的队伍。1518年,他出发去 探索 墨西哥。
科尔特斯与他在墨西哥遇到的一些土著人民结成同盟,但他使用致命的武力征服了墨西哥。他与特拉萨坎和乔鲁拉的战士作战,然后瞄准了占领阿兹特克帝国。在争夺阿兹特克人统治权的血腥战争中,科尔特斯和他的人估计杀了多达10万名土著居民。1522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也被称为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任命他为新西班牙的总督。
英国海军上将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是第二位环球航行的人,也是伊丽莎白时代最负盛名的水手。
1577年,德雷克被选为探险队的队长,他的目标是穿越南美洲,穿过麦哲伦海峡, 探索 更远的海岸。德雷克成功地完成了旅程,并在他1580年凯旋而归时被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封为爵士。1588年,德雷克目睹了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行动,尽管他在一次失败的突袭任务后于1596年于痢疾。
沃尔特·罗利爵士是一位英国探险家、士兵和作家。17岁时,他与法国胡格诺派教徒并肩作战,后来进入牛津大学学习。在爱尔兰服役后,他成为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的最爱。他于1585年被封为爵士,并在两年内成为女王卫队的上尉。
作为北美殖民的早期支持者,罗利试图建立一个殖民地,但女王禁止他离开她的服务。在1585年到1588年之间,他进行了多次横渡大西洋的探险,试图在罗阿诺克附近,也就是现在的北卡罗莱纳海岸建立殖民地,并将其命名为“弗吉尼亚”,以纪念童贞女王伊丽莎白。罗利被国王詹姆斯一世指控叛国罪,入狱并最终被处。
詹姆斯·库克是一名海军船长、航海家和探险家。在做了学徒之后,库克最终加入了英国海军,并在29岁时被提升为船长。在七年战争(1756-1763)期间,他为皇家海军指挥了一艘被俘获的船只。1768年,他指挥了第一次到太平洋的科学考察。
1770年,库克在他的HMB奋进号船上绘制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地图。这一区域被认为是世界上航行最危险的区域之一。后来,他驳斥了传说中的南方大陆Terra Australis的存在。库克的航行帮助指导了几代探险家,并提供了第一幅精确的太平洋地图。
1513年,西班牙探险家、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Francisco Pizarro)与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博亚(Vasco Nunez de Balboa)一起穿越巴拿马地峡,进军“南海”。在他们的旅程中,巴尔博亚和皮萨罗发现了现在被称为太平洋的地方,尽管据说是巴尔博亚首先发现的,因此被认为是欧洲人第一次发现太平洋的地方。
1528年,皮萨罗回到西班牙,设法从皇帝查理五世那里获得了一份委托,皮萨罗要征服南部领土,并在那里建立一个新的西班牙省。1532年,皮萨罗在他的兄弟们的陪同下,推翻了印加首领阿塔瓦尔巴,征服了秘鲁。三年后,他建立了新的首都利马。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最初征服秘鲁的征服者和后来在这个新西班牙省拥有所有权的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这场冲突最终导致皮萨罗在1541年被暗杀。
郑和(1371年?- 1433年?),一说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宫监太监。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说在途中于1433年(宣德八年)卒于古里国。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 历史 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
我要十个现实冒险家的名字和他们的事例
1、潘德明,又名文希,上海南汇人,生于浙江湖州,自行车环球旅行家,从小酷爱体育运动,曾就读于上海南洋高级商校,后在南京开西餐馆。1930年春,他从报上获悉8名青年组织“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乃征得父母同意,关掉餐馆,6月赴杭州赶上步行团。
经杭州、广州、由海口,不到半年进入越南的海防市,同行者或因难耐其苦,或因患病,相继打道回府。行到清化,仅剩他一人,潘德明决定独自走下去,而且索性走出亚洲。次年元旦他重上征程,把徒步改为骑自行车,进行环球旅行。
2、李乐诗是第一位提出"白色力量"的人。所谓"白色力量"指南极与北极。李乐诗3次去过北极,第三次,李乐诗才如愿以偿到达北极点,将五星红旗插在地球的最北端。
1987年,李乐诗登上世界最高极的喜马拉雅山。从那以后,李乐诗的生活开始了大的转折。她的生活重心已由旅游摄影转到地球生态环境的科考上来。
3、黄效文是著名非牟利机构香港中国探险学会之创办人及会长,该会专从事中国偏远地区之探险、研究、保护及教育工作。他在中国的探险工作始自1974年。在1986年,于美国创会之前, 黄效文曾先后六次为<<国家地理杂志>>率领大型之探险旅程, 其中一次更发现长江之新源头。
4、马中欣,祖籍浙江东阳,生于兰州,长于台湾。作过工程师、当过珠宝商、环游世界20载,著有三本著作有《天涯历险》、《三毛真相》、《冰裸南极》马中欣走过127个国家和地区。
最为人争议的是他的撒哈拉之旅。他沿著作家三毛的足迹一路寻访,发现三毛在当地人眼里是个怪异的老处女,其笔下的至亲爱人荷西根本是子虚乌有。马中欣的一系列关于三毛真面目的文章刊载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骂他哗众取宠,有人则对他大加激赏。
5、步雨青走长江从上海开始逆流而上 ,现已走过8个省到达西藏。1998年春季开始长江上游万里冲刺。她将面临青藏高原的沼泽雪山、野兽出没、气候无常、
还有通天河800里无人区、沱沱河400里无人区,最后到达6720米海拔的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她的丈夫贾千里一直陪同她。中央电视台、云南省电视台、昆明市电视台已作了7集专题报道。
百度百科-探险家
1.徐霞客(1586年-1641年)名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号。徐霞客在完全没有政府资助的情况下,先后游历了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_广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东到浙江的普陀山,西到云南的腾冲,南到广西南宁一带,北至河北蓟县的盘山,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更可贵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见的边疆地区。他不避风雨,不怕虎狼,与长风为伍,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他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尝尽了旅途的艰辛。
2.玄臧玄奘自长安出发,经秦州、兰州、凉州,潜行至瓜州,循北道出玉门关,只得瘦马一匹伴随。几经艰险,到达伊吾,后转至高昌。时高昌王鞠文泰以玄奘一人,身经大沙漠而至,视为有道高僧,殷勤地接待,力劝其留在高昌弘法,但玄奘因决意往天竺求经,高昌王苦留不获允。于是玄奘在此说法一月,并与高昌王结为兄弟。其后高昌王送以钱财货物,给沿途二十四个国王及西突厥,请他们在玄奘过路时,照顾玄奘,于是玄奘便继续西行。
玄奘共带回大小乘经论六百零八部,又因论三十六部,声论十三部,共六百五十七部,另外还有佛像、佛骨多件,用二十七匹马载运到长安的弘福寺(645年)。
3。张骞 中国西汉时期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汉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为郎。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劝武帝开西南夷道,但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元朔六年,张骞随卫青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与李广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击匈奴;张骞因迟误军期,当斩,用侯爵赎罪,得免为庶人。后张骞复劝武帝联合乌孙(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骞为中郎将,率300人,牛羊金帛以万数,出使乌孙。张骞到乌孙,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国。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并献谢。元鼎二年(前115),张骞还。翌年卒 。他所遣副使后相继引西域诸国使者来汉;乌孙后来终于与汉通婚,共击破匈奴。汉能通西域,由张骞创立首功。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西域诸国当时无史籍记载,张骞所报道,备载于《史记》、《汉书》中,是研究中亚史所根据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麦哲伦.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先后为葡萄牙(1505~1512)和西班牙(1519~1521)作航海探险。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虽在菲律宾被杀,他的船只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被认为是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
1480年——麦哲伦在葡萄牙出生 1515年——西航计划被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拒绝,被葡萄牙军队解雇 1517年10月20日——放弃葡萄牙国籍,抵达西班牙塞维利亚 1519年8月10日——船队离开塞维利亚,开赴圣卢卡尔 1519年12月13日——抵达巴西里约热内卢 1520年1月10日——抵达拉普拉塔河,初以为发现海峡 1520年3月31日——抵达圣胡利安湾 1520年10月21日——抵达海峡入口(发现麦哲伦海峡) 1520年11月——“圣安东尼奥”号逃跑回西班牙 1520年11月28日——进入太平洋 1521年1月24日——经过圣保罗岛 1521年2月4日——经过提布龙岛 1521年3月16日——无意中“发现”菲律宾群岛,在苏禄群岛登陆 1521年3月28日——抵达马萨瓦群岛。马来奴隶恩里克听见家乡话,终于证实地球是一个圆球体 1521年4月7日——抵达宿雾岛 1521年4月27日——麦哲伦介入部落间的战斗,在马克坦丧生
罗伯特·皮尔瑞:到达北极 探险成果:最早到达北极 时 间:1909年 罗伯特·皮尔瑞和他信赖的伙伴马瑟·汉森,以及其他4名队员一起向北前进。前往北极的途中,他们铲除了15米高的冰峰,忍受着极其寒冷的天气,遭遇过漫无边际的大雾——那大雾仿佛是整个北美大草原燃烧冒出的黑烟。
当他们最终到达北极时,衣衫破烂的皮尔瑞激动万分,他挥舞着妻子亲手缝制的美国国旗,真实地感觉到自己正站在世界的顶端。